聪明就医的攻略 普及看病基本知识哦
聪明就医的攻略 普及看病基本知识哦
聪明就医的攻略 普及看病基本知识哦
运筹篇——选择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大医院、好医院集中在大城市。但看病时也不是非要去大医院不可,关键是一定要到合法、正规的医院,选择一位有责任心、有经验的医生。就诊前充分了解医院、医生,对选好医院、选准医生极有帮助。
1.普通病——选择一般医院
如果您患的是常见病,可在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就诊。如经过5~7天的诊治,诊断仍不明确,或症状无明显好转,应转至三级医院或相对应的专科医院求诊,以尽快明确诊断。
2.急重症——火速赶往最近的好医院
如果病情紧急,应立即到邻近的医疗水平较好的大医院看急诊。因为时间对重大伤病的预后极为重要,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昏迷不醒、持续高烧、大出血、严重外伤等,要毫不犹豫地直送最近的大医院。大医院技术力量强,医疗设备先进,抢救药品齐全,能及时有效地挽救生命。了解患者病情的家属应陪同前往,患者服用的药物也应带到医院给医生参考。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可以先就近到卫生院做基本处理,同时迅速联系转往大医院。
曾有医院因拒收患者而致患者死亡,因此,卫生部规定,急诊医生和护士对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对急诊患者必须负责到底。需要转院、转科时,应将病历填写详细,医护人员陪送前往。
3.慢性病——先在好医院确诊
医院越大,级别越高,费用就越高,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疗保险统筹金的起付标准也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选择医院时不要盲目贪大求全,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一些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等,目前已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因此可直接在较好的医院(二级或三级医院)确诊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病情稳定后可定期去附近社区医院复诊。如果复诊时,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很大变动,最好请有经验的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应用。在复诊过程中,若病情有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社区医院不能解决时,则应及时送上级医院诊治。
4.医院等级细了解
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医院等级分为三级十等。即一级甲、乙、丙等,二级甲、乙、丙等,三级特、甲、乙、丙等。一级医院是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和卫生院;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三级特等医院是我国最高水平的医院。
业内人士对医院的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是:卫生部部属医院或国家重点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省级医院;省一级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部队大型、地方中型(原地区一级的医院和现在的市一级医院)和省一级专科医院;大型厂矿职工医院、县一级医院等二级医院;中型职工医院、医务室、卫生院等;私人诊所。
5.辨别诊所是否合法
非法诊所没有取得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的行医执业许可证,行医者个人不具备行医资格,没有通过国家执业医生考试,没有经过执业登记注册,没有诊疗权。
如何辨别诊所是否合法呢?看墙上有没有行医执业许可证;二看许可证上标明的开诊项目及所盖公章的真伪,比如开诊项目中是皮肤科,就不能诊治别的科室的疾病;三看是否有贴着医生本人相片由省卫生厅盖章颁发的医师执业许可证;四看诊室有没有消毒设备,如灯管透明、较细的消毒灯(紫外线灯);五看输液瓶上是否标明药名,发药是否有处方留据,药品是否有厂名厂址、批号、效期。这五看有一个出问题,表明该诊所可能属非法诊所,不应当去看病,应向有关部门举报。
6.看对医生挂对科
每个医院常有1~2个比较强的专科,也是这个医院的骨干科室。大医院的特点就是各科室整体水平比较强,而中等或较小的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水平差距可能比较大。
大医院的分科非常细,一般人到大医院看病,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挂哪个科的号。如果判断失误看错科,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所以,如果您不能确定自己的疾病属于哪一科,可以先在网上查询或打电话到医院去咨询。到了医院,可以先挂普通门诊号,经检查后再看专病门诊或专家门诊,也可先到咨询台询问。当然,病情比较复杂时,咨询台也会出现分诊错误,而且有些疾病确实需要一段时间观察或特殊的检查,才能搞清楚是什么病和归哪一科。如果病情比较复杂或多次治疗效果不佳,应当挂相关专家门诊号。
对症选科:如果您出现胃痛、反酸、呃逆、肝区痛或腹痛可看消化内科门诊;咳嗽、咯痰、哮喘可看呼吸内科;贫血、皮下出血、淤斑、白细胞减少者可看血液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看风湿科;心跳异常、呼吸困难、胸痛、脚肿等可看心内科;口角歪斜、语言不清、偏瘫、智障、抽搐等可看神经内科。如果您进食不当,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可直接去肠道门诊。
7.选好医生4看
如何找到一个好医生,我们咨询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意见,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看知名度:一般名气大的医生,水平也较高。老教授往往知名度高,但年轻医生中也不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
(2)看职称:一般情况下,选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为好。这些医生年富力强,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反应快,对新的医药信息比较了解,一般疾病都能胜任;比较难确诊和难治疗的病,则选择有高级职称的医生为好。
(3)看学位:博士、硕士等高学位的医生,往往对某一专科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有较高水平。但医学是实践科学,经验靠积累而来,所以在看学位时要结合临床经验。
(4)看医德:医德包括品行和责任心。如果医生向您暗示送礼或诊疗不认真,这个医生肯定医德欠佳。医术与医德一般都是相辅相成的。当然,也有少数医生医术很好,医德却很差。但一般而言,医德好的人,医术都很高明。另外,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尽量固定几个医生看病。因为“老医生”熟悉病情,病历记录完整;医患感情融洽;容易发现潜在病;一般不会重复检查、开药。
决胜篇——就诊
您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为看一次病要耽误半天时间,但与医生的直接对话往往只有两三分钟,这里将告诉您如何让这几分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打好有准备之仗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做任何事情最好都事先有所准备,看病也不例外。您是不是常会在走出诊室后,才猛然想起:“糟糕,我忘了问医生……”或是当医生询问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检查时,常常一问三不知?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您不妨在看病前先列一张清单,把自己的症状、病史、做过的检查、服过的药以及想问的问题写下来。而且,一定要带上您的病历和近期做过的检查报告单,否则重新开化验单检查,既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更不利于医生对疾病的连续观察与分析。另外,如要做抽血化验、腹部B超、胃镜等检查,需空腹不吃早餐,以免改天再来浪费时间。
9.应对急症的非常措施
手指、牙齿断裂的患者一定要保存并携带脱落的手指和牙齿(最好放在冰屑里保存),尽快到医院就诊,就医及时是可能把脱落的部分植回的。
遇到以下情况,您最好拨打120急救电话,让急救车将患者送到医院:冠心病急性发作、中风、高热惊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不省人事、大出血、下肢骨折、重症传染病患者、中重度烧伤、脊柱伤。
10.节省时间,统筹安排就医流程
大多数医院有平面示意图或指示牌,您应该先了解医院的布局。在进行每一个步骤时,都向医生询问清楚下面的步骤。一般医院门诊的就医流程如下:
11准确陈述病史
在陈述病情时,先把您最难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病情,用简明的话告诉医生,如上腹部绞痛已有半小时(医学上叫主诉);接着叙述您这次发病的经过,如什么时候起病,有什么诱因,疼痛的具体部位,最初的感觉如何,随后有什么变化,伴随着其他什么不适,做过什么检查和治疗,效果如何(医学上叫现病史);然后把您过去生病的情况告诉医生,比如有无类似的疾病发作,生过什么大病,对什么药物过敏(医学上叫既往史)。这样的陈述,可使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您的病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的诊治争取时间。如果已经在其他医院做过一些检查,应主动向医生出示这些资料,以免重复一些化验或特殊检查。
12.结束就诊前8问
结束看病前,您务必弄清楚以下问题:
(1)我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
(2)为什么要吃这种药?这药是治什么的?
(3)怎样才能知道药有没有效?有没有副作用?
(4)药要吃多久?这次开的药吃完后怎么办?
(5)多长时间会好些?
(6)不好怎么办?还需要继续用药吗?
(7)还有其他可行的治疗方式吗?
(今后应该注意什么?
13.取药以后注意核对
取药后您应将所领到的药品和处方一一核对,核对药名、剂量、用法和有效期,如有不同,及时更换。
盘点篇——应对
就诊结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会盘点总结的人总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14.保存检查报告单
保存好检查报告单能使下一次就诊少走冤枉路。另一方面,懂得保存就诊的资料,也是保护自我权益的一种做法。消费者维权部门指出,在处理消费者投诉医疗纠纷案件中,常出现资料留存困难的问题。有不少患者向消委会求援时,无法具体说明就医当时的情况。
15.听听第二种意见
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您也不能一味地相信某个医生或医院,有时也要懂得寻求“第二位医生的意见”。例如,当您看病已有一段时间,病情却没有很好的改善,而医生又没有其他的治疗办法时;当严重疾病须进行重大手术,或费用昂贵的手术时,您都可以考虑是否该听听其他的声音。
至于该找谁问?专家建议,第二个医生的专业程度应不低于第一个医生。如果两位医生意见不一,也是以专业程度不低于第二个医生的标准,来寻求第三位、第四位医生的看法。
16.是否选择手术
如果面临开刀与否的抉择,您不妨问问非外科系统的医生的意见。例如,腹部外科的医生建议您开刀,您可以去问消化内科医生的意见如何。遇到几个医生对手术有不同看法时,专家建议,可选择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少数服从多数”,按多数医生的意见和主张办;(2)一般而论,应听听级别高的或在该领域威望高的医生的意见;(3)要尊重手术科医生的意见,因为手术毕竟是外科医生做的,他们对手术指征、风险、预后、禁忌症比较熟悉;(4)对于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必要时可通过医院内外大会诊的方式予以解决.
警示篇——误区
就医中存在很多误区,甚至陷阱,您要练就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把其中的纷纷扰扰看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17.“医生”可不能自己当
您也许认为,发烧头痛之类的小病不用去医院,过几天就扛过去了,或者自己买点药就行。但发烧、头痛、疲劳、乏力等轻微的症状很可能是许多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有些糖尿病、肿瘤的患者就是因为早期扛着,没有及时就医,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18.权威也不是样样通
有些人常托熟人、找关系,找名家看病。专家在擅长的专业范围内的水平的确较高,但慕名而来的患者所患疾病并非都属于专业范围。如果对专家过分迷信和盲从,很可能南辕北辙,造成误诊。
19.医生是人,不是神仙
不要轻易相信“神医”。任何一个有修养的名医,都不会把自己吹嘘为“神医”。相反的,很多自吹的“神医”都坐了牢。目前,很多媒体的宣传报道,其内容不一定是准确的。专家提醒,如果有人宣称能治愈公认的疑难杂症或难以根治的慢性病,您一定不要轻信,哪怕他举出某某专家的证明,某某患者痊愈的事例,您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像晚期广泛转移的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凡宣称能攻克根治的,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神话”,是不可信的;再如不孕症,治愈率只有30%左右,任何夸大的承诺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20.别让医托拖着您走
“医托”惯用的招术是:找目标——搭讪套取病情——介绍“黑医”——“黑医”看病——卖“药”狂赚。医托一般会拎着医院放射科的袋子,或抱着小孩,假装是来看病的,随后就四处搭讪,寻找目标。甚至一路跟踪,偷听您与亲友聊天、打电话的内容。来自农村、操外地口音的人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套取病情后,“医托”就见机行事,装成您的熟人、老乡,诉说在大医院看病的种种不是,然后说自己或亲戚得同样的病在哪里看好的,吹嘘一番那家医院如何好、医生技术有多高明……看到您有些心动,“医托”就会拿出纸和笔,写好医院名称、地址及前去的路线,甚至陪您去看病。当您怀着莫大的感激之情见到“好”医生时,您鼓鼓的钱包就换成了一堆不知名的药粉或草药。
21.网上医生雾里看花
很多商业网站都开设有免费的医疗咨询,网站都声称自己的医生是专家学者,只要您给网医发个电子邮件或留言就能解答疑难。但电脑那边坐着的究竟是谁呢?上网看看,您会发现,有的网站甚至允许医生直接在网上注册行医,只要您填写完个人资料注册后就可以成为网上医院的“注册医生”。小陶是一个大学生,他曾经用虚假资料注册某网上医院的“网医”成功,开设了自己的诊室,试问您敢找他看病吗?网医的行为由谁来负责呢?出了差错,患者去找谁,又如何去找呢?专家忠告:网上咨询只是增加一条信息渠道,不能代替看医生,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谨防上当。
22.真相不容隐瞒
有一位未婚女士,因突然腹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怀疑是宫外孕,可当询问患者性接触史时,患者却矢口否认。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血压迅速下降,面色苍白。经腹腔穿刺发现其腹腔内有大量不凝的鲜血,如不及时手术,很快会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后来的剖腹探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该患者险些因隐瞒病史而丧命。专家告诫:病史的采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瞒病史会影响医生对疾病及时正确的诊断。谎报病史比隐瞒病史更糟,对您的危害更重。虚假的病史可将医生的思路引向歧途,容易做出错误的诊断,进而导致错误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23.指名要药害处多
除非您患有慢性疾病,已经过详细检查和确诊,并制定了长期的治疗方案,否则不要向医生指名要药。因为治疗必须对症下药,该用什么药必须由医生根据诊断开方,滥用药物不仅是种浪费,而且还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另外,不少医生都讨厌患者自已索药,把指名要药看做是对医生的不信任,所以,这种做法还会损害医患关系。
24.邮购药品如隔山打虎
现在不少非正规医院(诊所)到处打邮购药品的广告,并任意夸大疗效,欺骗消费者。一些缺乏医药常识的患者,病急乱投医,常常被虚假的广告所误导,花大笔钱邮购药品,结果往往上当受骗,不但耽误了病情,而且浪费很多血汗钱。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要询问病史和做相关的检查,诊断明确才能开药。邮购药品,如隔山打虎,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可不慎。
25.展示您的真面目
有些药物可遮掩症状,因此,除非病情紧急需用抢救药,一般在就诊前不宜乱用药,特别是镇痛药、解热药、降压药、镇静安眠药等。就诊前也不要化妆,尤其是不能浓妆艳抹。这是因为化妆品掩盖了本来的肤色,对诊断贫血、黄疸、斑丘疹、紫绀、血管痣等皮肤改变十分不利。看病之前还要注意不要剧烈运动、饱食、情绪过于激动、大量饮酒或吸烟,这些因素均可引起心率(脉搏)显著加快,血压波动,以及出现其他异常改变,产生“假象”,给确诊造成一定困难。
后记:在提倡明白就医的今天, 我们真诚希望这25招能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您做个聪明的就医人。
运筹篇——选择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大医院、好医院集中在大城市。但看病时也不是非要去大医院不可,关键是一定要到合法、正规的医院,选择一位有责任心、有经验的医生。就诊前充分了解医院、医生,对选好医院、选准医生极有帮助。
1.普通病——选择一般医院
如果您患的是常见病,可在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就诊。如经过5~7天的诊治,诊断仍不明确,或症状无明显好转,应转至三级医院或相对应的专科医院求诊,以尽快明确诊断。
2.急重症——火速赶往最近的好医院
如果病情紧急,应立即到邻近的医疗水平较好的大医院看急诊。因为时间对重大伤病的预后极为重要,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昏迷不醒、持续高烧、大出血、严重外伤等,要毫不犹豫地直送最近的大医院。大医院技术力量强,医疗设备先进,抢救药品齐全,能及时有效地挽救生命。了解患者病情的家属应陪同前往,患者服用的药物也应带到医院给医生参考。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可以先就近到卫生院做基本处理,同时迅速联系转往大医院。
曾有医院因拒收患者而致患者死亡,因此,卫生部规定,急诊医生和护士对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对急诊患者必须负责到底。需要转院、转科时,应将病历填写详细,医护人员陪送前往。
3.慢性病——先在好医院确诊
医院越大,级别越高,费用就越高,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疗保险统筹金的起付标准也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选择医院时不要盲目贪大求全,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一些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等,目前已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因此可直接在较好的医院(二级或三级医院)确诊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病情稳定后可定期去附近社区医院复诊。如果复诊时,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很大变动,最好请有经验的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应用。在复诊过程中,若病情有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社区医院不能解决时,则应及时送上级医院诊治。
4.医院等级细了解
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医院等级分为三级十等。即一级甲、乙、丙等,二级甲、乙、丙等,三级特、甲、乙、丙等。一级医院是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和卫生院;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三级特等医院是我国最高水平的医院。
业内人士对医院的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是:卫生部部属医院或国家重点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省级医院;省一级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部队大型、地方中型(原地区一级的医院和现在的市一级医院)和省一级专科医院;大型厂矿职工医院、县一级医院等二级医院;中型职工医院、医务室、卫生院等;私人诊所。
5.辨别诊所是否合法
非法诊所没有取得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的行医执业许可证,行医者个人不具备行医资格,没有通过国家执业医生考试,没有经过执业登记注册,没有诊疗权。
如何辨别诊所是否合法呢?看墙上有没有行医执业许可证;二看许可证上标明的开诊项目及所盖公章的真伪,比如开诊项目中是皮肤科,就不能诊治别的科室的疾病;三看是否有贴着医生本人相片由省卫生厅盖章颁发的医师执业许可证;四看诊室有没有消毒设备,如灯管透明、较细的消毒灯(紫外线灯);五看输液瓶上是否标明药名,发药是否有处方留据,药品是否有厂名厂址、批号、效期。这五看有一个出问题,表明该诊所可能属非法诊所,不应当去看病,应向有关部门举报。
6.看对医生挂对科
每个医院常有1~2个比较强的专科,也是这个医院的骨干科室。大医院的特点就是各科室整体水平比较强,而中等或较小的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水平差距可能比较大。
大医院的分科非常细,一般人到大医院看病,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挂哪个科的号。如果判断失误看错科,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所以,如果您不能确定自己的疾病属于哪一科,可以先在网上查询或打电话到医院去咨询。到了医院,可以先挂普通门诊号,经检查后再看专病门诊或专家门诊,也可先到咨询台询问。当然,病情比较复杂时,咨询台也会出现分诊错误,而且有些疾病确实需要一段时间观察或特殊的检查,才能搞清楚是什么病和归哪一科。如果病情比较复杂或多次治疗效果不佳,应当挂相关专家门诊号。
对症选科:如果您出现胃痛、反酸、呃逆、肝区痛或腹痛可看消化内科门诊;咳嗽、咯痰、哮喘可看呼吸内科;贫血、皮下出血、淤斑、白细胞减少者可看血液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看风湿科;心跳异常、呼吸困难、胸痛、脚肿等可看心内科;口角歪斜、语言不清、偏瘫、智障、抽搐等可看神经内科。如果您进食不当,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可直接去肠道门诊。
7.选好医生4看
如何找到一个好医生,我们咨询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意见,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看知名度:一般名气大的医生,水平也较高。老教授往往知名度高,但年轻医生中也不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
(2)看职称:一般情况下,选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为好。这些医生年富力强,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反应快,对新的医药信息比较了解,一般疾病都能胜任;比较难确诊和难治疗的病,则选择有高级职称的医生为好。
(3)看学位:博士、硕士等高学位的医生,往往对某一专科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有较高水平。但医学是实践科学,经验靠积累而来,所以在看学位时要结合临床经验。
(4)看医德:医德包括品行和责任心。如果医生向您暗示送礼或诊疗不认真,这个医生肯定医德欠佳。医术与医德一般都是相辅相成的。当然,也有少数医生医术很好,医德却很差。但一般而言,医德好的人,医术都很高明。另外,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尽量固定几个医生看病。因为“老医生”熟悉病情,病历记录完整;医患感情融洽;容易发现潜在病;一般不会重复检查、开药。
决胜篇——就诊
您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为看一次病要耽误半天时间,但与医生的直接对话往往只有两三分钟,这里将告诉您如何让这几分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打好有准备之仗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做任何事情最好都事先有所准备,看病也不例外。您是不是常会在走出诊室后,才猛然想起:“糟糕,我忘了问医生……”或是当医生询问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检查时,常常一问三不知?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您不妨在看病前先列一张清单,把自己的症状、病史、做过的检查、服过的药以及想问的问题写下来。而且,一定要带上您的病历和近期做过的检查报告单,否则重新开化验单检查,既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更不利于医生对疾病的连续观察与分析。另外,如要做抽血化验、腹部B超、胃镜等检查,需空腹不吃早餐,以免改天再来浪费时间。
9.应对急症的非常措施
手指、牙齿断裂的患者一定要保存并携带脱落的手指和牙齿(最好放在冰屑里保存),尽快到医院就诊,就医及时是可能把脱落的部分植回的。
遇到以下情况,您最好拨打120急救电话,让急救车将患者送到医院:冠心病急性发作、中风、高热惊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不省人事、大出血、下肢骨折、重症传染病患者、中重度烧伤、脊柱伤。
10.节省时间,统筹安排就医流程
大多数医院有平面示意图或指示牌,您应该先了解医院的布局。在进行每一个步骤时,都向医生询问清楚下面的步骤。一般医院门诊的就医流程如下:
11准确陈述病史
在陈述病情时,先把您最难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病情,用简明的话告诉医生,如上腹部绞痛已有半小时(医学上叫主诉);接着叙述您这次发病的经过,如什么时候起病,有什么诱因,疼痛的具体部位,最初的感觉如何,随后有什么变化,伴随着其他什么不适,做过什么检查和治疗,效果如何(医学上叫现病史);然后把您过去生病的情况告诉医生,比如有无类似的疾病发作,生过什么大病,对什么药物过敏(医学上叫既往史)。这样的陈述,可使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您的病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的诊治争取时间。如果已经在其他医院做过一些检查,应主动向医生出示这些资料,以免重复一些化验或特殊检查。
12.结束就诊前8问
结束看病前,您务必弄清楚以下问题:
(1)我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
(2)为什么要吃这种药?这药是治什么的?
(3)怎样才能知道药有没有效?有没有副作用?
(4)药要吃多久?这次开的药吃完后怎么办?
(5)多长时间会好些?
(6)不好怎么办?还需要继续用药吗?
(7)还有其他可行的治疗方式吗?
(今后应该注意什么?
13.取药以后注意核对
取药后您应将所领到的药品和处方一一核对,核对药名、剂量、用法和有效期,如有不同,及时更换。
盘点篇——应对
就诊结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会盘点总结的人总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14.保存检查报告单
保存好检查报告单能使下一次就诊少走冤枉路。另一方面,懂得保存就诊的资料,也是保护自我权益的一种做法。消费者维权部门指出,在处理消费者投诉医疗纠纷案件中,常出现资料留存困难的问题。有不少患者向消委会求援时,无法具体说明就医当时的情况。
15.听听第二种意见
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您也不能一味地相信某个医生或医院,有时也要懂得寻求“第二位医生的意见”。例如,当您看病已有一段时间,病情却没有很好的改善,而医生又没有其他的治疗办法时;当严重疾病须进行重大手术,或费用昂贵的手术时,您都可以考虑是否该听听其他的声音。
至于该找谁问?专家建议,第二个医生的专业程度应不低于第一个医生。如果两位医生意见不一,也是以专业程度不低于第二个医生的标准,来寻求第三位、第四位医生的看法。
16.是否选择手术
如果面临开刀与否的抉择,您不妨问问非外科系统的医生的意见。例如,腹部外科的医生建议您开刀,您可以去问消化内科医生的意见如何。遇到几个医生对手术有不同看法时,专家建议,可选择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少数服从多数”,按多数医生的意见和主张办;(2)一般而论,应听听级别高的或在该领域威望高的医生的意见;(3)要尊重手术科医生的意见,因为手术毕竟是外科医生做的,他们对手术指征、风险、预后、禁忌症比较熟悉;(4)对于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必要时可通过医院内外大会诊的方式予以解决.
警示篇——误区
就医中存在很多误区,甚至陷阱,您要练就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把其中的纷纷扰扰看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17.“医生”可不能自己当
您也许认为,发烧头痛之类的小病不用去医院,过几天就扛过去了,或者自己买点药就行。但发烧、头痛、疲劳、乏力等轻微的症状很可能是许多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有些糖尿病、肿瘤的患者就是因为早期扛着,没有及时就医,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18.权威也不是样样通
有些人常托熟人、找关系,找名家看病。专家在擅长的专业范围内的水平的确较高,但慕名而来的患者所患疾病并非都属于专业范围。如果对专家过分迷信和盲从,很可能南辕北辙,造成误诊。
19.医生是人,不是神仙
不要轻易相信“神医”。任何一个有修养的名医,都不会把自己吹嘘为“神医”。相反的,很多自吹的“神医”都坐了牢。目前,很多媒体的宣传报道,其内容不一定是准确的。专家提醒,如果有人宣称能治愈公认的疑难杂症或难以根治的慢性病,您一定不要轻信,哪怕他举出某某专家的证明,某某患者痊愈的事例,您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像晚期广泛转移的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凡宣称能攻克根治的,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神话”,是不可信的;再如不孕症,治愈率只有30%左右,任何夸大的承诺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20.别让医托拖着您走
“医托”惯用的招术是:找目标——搭讪套取病情——介绍“黑医”——“黑医”看病——卖“药”狂赚。医托一般会拎着医院放射科的袋子,或抱着小孩,假装是来看病的,随后就四处搭讪,寻找目标。甚至一路跟踪,偷听您与亲友聊天、打电话的内容。来自农村、操外地口音的人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套取病情后,“医托”就见机行事,装成您的熟人、老乡,诉说在大医院看病的种种不是,然后说自己或亲戚得同样的病在哪里看好的,吹嘘一番那家医院如何好、医生技术有多高明……看到您有些心动,“医托”就会拿出纸和笔,写好医院名称、地址及前去的路线,甚至陪您去看病。当您怀着莫大的感激之情见到“好”医生时,您鼓鼓的钱包就换成了一堆不知名的药粉或草药。
21.网上医生雾里看花
很多商业网站都开设有免费的医疗咨询,网站都声称自己的医生是专家学者,只要您给网医发个电子邮件或留言就能解答疑难。但电脑那边坐着的究竟是谁呢?上网看看,您会发现,有的网站甚至允许医生直接在网上注册行医,只要您填写完个人资料注册后就可以成为网上医院的“注册医生”。小陶是一个大学生,他曾经用虚假资料注册某网上医院的“网医”成功,开设了自己的诊室,试问您敢找他看病吗?网医的行为由谁来负责呢?出了差错,患者去找谁,又如何去找呢?专家忠告:网上咨询只是增加一条信息渠道,不能代替看医生,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谨防上当。
22.真相不容隐瞒
有一位未婚女士,因突然腹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怀疑是宫外孕,可当询问患者性接触史时,患者却矢口否认。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血压迅速下降,面色苍白。经腹腔穿刺发现其腹腔内有大量不凝的鲜血,如不及时手术,很快会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后来的剖腹探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该患者险些因隐瞒病史而丧命。专家告诫:病史的采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瞒病史会影响医生对疾病及时正确的诊断。谎报病史比隐瞒病史更糟,对您的危害更重。虚假的病史可将医生的思路引向歧途,容易做出错误的诊断,进而导致错误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23.指名要药害处多
除非您患有慢性疾病,已经过详细检查和确诊,并制定了长期的治疗方案,否则不要向医生指名要药。因为治疗必须对症下药,该用什么药必须由医生根据诊断开方,滥用药物不仅是种浪费,而且还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另外,不少医生都讨厌患者自已索药,把指名要药看做是对医生的不信任,所以,这种做法还会损害医患关系。
24.邮购药品如隔山打虎
现在不少非正规医院(诊所)到处打邮购药品的广告,并任意夸大疗效,欺骗消费者。一些缺乏医药常识的患者,病急乱投医,常常被虚假的广告所误导,花大笔钱邮购药品,结果往往上当受骗,不但耽误了病情,而且浪费很多血汗钱。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要询问病史和做相关的检查,诊断明确才能开药。邮购药品,如隔山打虎,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可不慎。
25.展示您的真面目
有些药物可遮掩症状,因此,除非病情紧急需用抢救药,一般在就诊前不宜乱用药,特别是镇痛药、解热药、降压药、镇静安眠药等。就诊前也不要化妆,尤其是不能浓妆艳抹。这是因为化妆品掩盖了本来的肤色,对诊断贫血、黄疸、斑丘疹、紫绀、血管痣等皮肤改变十分不利。看病之前还要注意不要剧烈运动、饱食、情绪过于激动、大量饮酒或吸烟,这些因素均可引起心率(脉搏)显著加快,血压波动,以及出现其他异常改变,产生“假象”,给确诊造成一定困难。
后记:在提倡明白就医的今天, 我们真诚希望这25招能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您做个聪明的就医人。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